保瓶儿

老公偷偷给我买了3000万保险

 作者:吕馨冉  2019-07-22 10:32:38  10439  0

老公买什么保险好

想象一下。

老公给你买了3000万保额的保险。

并且是以死亡为赔付条件的。

受益人还都是他自己。

是不是有点细思极恐……

当然,

也许他压根就不会告诉你。

2.jpg

时隔半年,

张轶凡杀妻骗保案终于到了庭审环节。

这个骗保案在业内还挺轰动的。

从去年案发开始,我也在持续关注。

直到上周庭审结束,

案件再度引发讨论上了热搜,

现在我也跟大家一样在等2个月后的结果。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这一家三口在外人眼中是个很幸福的家庭。

经济条件挺好的,夫妻看着也很和睦。

还生了个可爱的女儿。

直到去年十月底,张轶凡带着妻子小洁和20个月大的女儿去泰国度假。

两天后,噩耗发生了。

张轶凡报案说小洁在酒店的泳池里溺死了。

然而小洁指甲劈了,身上处处淤青,肝也碎了……

泳池只有1.4m深,小洁也会游泳。

疑点重重,张轶凡马上被泰国警方当做头号嫌疑人审讯。

事后,张轶凡前几个月给妻子买的18份保险单被发现。

3.jpg

【图为部分保单】

身故保额居然有3326万!

受益人全是自己。

犯罪动机如此确凿了,

张轶凡却用“都是为了孩子”,向小洁的亲人解释。

4.jpg

作为从业者,我很清楚:

夫妻互相投保必须让被保人知晓。

如果回访环节被保人表示一无所知,

保险公司极有可能拒保。

真实的案例我也碰到过。

试想一下,小洁如果事先知道自己有这么多寿险,

又怎么会轻易让自己陷入困境呢?

这是因为,张轶凡在实际操作中钻了空子。

他给小洁买的寿险居多,还有一些带身故保额的意外险。

如果一个人想买一个大额保险,但身价不够。

他可以拆分成小额,多买几份。

这家200万,那家300万。

投保之后,短期内保险公司会电话回访被保人。

确保被保人是知情的。

有些线下的寿险也会通过邮寄的方式,让本人签字。

只有单个产品投保保额过高,保险公司才会进一步核实。

张轶凡失业前曾在保险公司干过一段时间。

熟知这些流程的他,想要伪造妻子知情的难度并不大。

所以他利用妻子对他的信任,以及程序上的漏洞,

实施了自己的恶行。

5.jpg

事后我想了很多。

究竟这个事有没有保险公司的责任?

如果流程更加完善,比如加上人脸识别。

或者小洁事先用工具查过自己拥有的保单。

悲剧能不能避免?

小洁不可能没有缘由的去查自己名下的保单。

保险公司的底线是明确告知这两条:

造假会影响合同效力;

赔付条件事关被保人自己的利益。

简化环节的诉求,往往是双方都有的。

所以这也很难归咎到保险公司的流程问题。

思来想去,不管流程再怎么完善,也关不住人性的恶。

这个案件是典型的蓄意谋杀。

而且张轶凡对自己的罪行毫无悔改之意。

一直没认罪,

一会儿说自己是“激情杀人”。

一会儿说检方律师没职业操守。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始终表现得异常平静。

很难想象这个人曾经是周围人眼中的“老实人”。

根据周围人的描述,

他不抽烟、不喝酒、曾经有一份银行的体面工作。

平时比较寡言,脾气也比较平和。

这种特性,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的描述的人群。

书是一个临床精神病学的博士写的。

讲的是患有“无良症”人群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这种人。

所谓的“无良症”就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是一种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

这类人并不是每个都会直接显示出暴力倾向。

我们往往觉得这类人在生活中并不多。

其实每100个人里就有4个这样的人。

无良症人群喜欢撒谎,擅长伪装。

以“赢”和“好玩”为驱动力做事。

一旦失败了,他们也会悔恨。

但悔恨的不是自己做错了,或者伤害了别人。

悔恨的是自己不够聪明,没有成功达到自己的目的。

拿张轶凡举例,他可能会悔恨自己的犯罪不够完美导致被抓住了。

但他不后悔自己杀害妻子这件事。

案发之后,小洁的父母质问张轶凡为什么要杀害小洁。

张轶凡面无表情的回答了5个字:过不下去了。

罪行被揭露之前,张轶凡还曾跪在岳父岳母面前失声痛哭。

被揭露之后,完全是另一副面孔。

像小洁父母这样的正常人,是完全不理解张轶凡为什么非这样不可的。

所以他们去质问。

实际上根本问不出结果。

无良症患者的病因有二:

一是基因,二是婴儿时期的情感依附障碍。

当然,社会文化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有个很典型的脑部实验:

把一些事物的卡片播放给正常人和无良症患者看。

放到拥抱、家庭等等跟情感相关的图片时,

正常人脑部会有一片相应的区域亮起来;

但无良症患者脑海中亮起的区域跟正常人不同,

他们脑海中亮起的是正常人解数学方程会亮起的区域。

这说明,他们对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羁绊,本身就是不理解的。

正因如此,他们更容易利用这些情感羁绊去做出欺骗别人的表象,

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人在一些法制节目里其实挺常见的。

比如那些同时跟好多个女性谈恋爱,骗财骗色的男性,也是这么回事儿。

严重的可能会刑事犯罪。

面对这种人应该怎么办?

其实真的没有很好的办法,只能“地理治疗”。

也就是狠下心,让自己的生活远离这种人。

当然,前提是你有辨认的能力。

无良症的人有这么几个临床诊断特征:

1.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2.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3.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4.易怒,具有攻击性

5.毫不顾忌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6.一贯不负责任

7.在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以上占了3个及以上,就足以被确诊为无良症。

回想一下张轶凡:

一次次拿岳父岳母给的钱,不动声色的拿去打赏女主播或者在奢侈品店消费;

失业状态下,伪造自己的财务状况;

在犯罪前夕,常常突然发火,甚至砸坏自家的玻璃车窗;

最后被抓住之后毫无悔意。

这还是不知道更多细节的情况下,已经占了三条。

6.jpg

如果小洁有机会逃脱厄运,

查自己有没有莫名其妙的保单,或者保险公司把电话回访换成人脸识别,都帮不了太多。

唯一的方法一定是离开这个人。

然而小洁深陷其中,根本辨认不出丈夫的真面目。

尽管之前她也找朋友哭诉过,丈夫经常暴怒。

但手机壁纸也还是丈夫的照片。

还自己p图加上了“最可爱的胖子”一行字。

7.jpg

事到如今,小洁已经不在。

除了父母以外,最可怜的还是孩子。

小洁的女儿现在已经2岁多,性格活泼。

只是偶尔会冒出这样的话,“爸爸打妈妈”。

再往后问,孩子就什么都不说了。

这样的事我从来也不敢深想。

唯一只希望,2个月后的案件结果能让受害者家庭获得一丝欣慰吧。


我们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保险上的任何疑问,请进入微信搜索顾问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上一篇:最全女性投保指南,女性健康投保指南

下一篇:购买保险时,应该注意什么?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排行榜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姓名

手机号

该号码能添加到您微信吗?
(注:需要客服添加您微信发放奖品)

验证码



微信号:

点击复制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

成功复制微信号

前往微信搜索添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