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业坚持脱虚向实发展

 作者:  2018-01-23 17:42:42  4476  0

  近两年来,受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实体经济回报率走低和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等因素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运行不协调逐步显现。政府首次提到金融“脱实向虚”问题,提出保险业坚持脱虚向实发展、信贷资金归位。下面小编帮大家了解一下。

保险发展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业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对当前我国金融业占GDPLL重持续上升、金融行业资金回报率与实业回报率差距增大、资金过度追逐表外利润、社会融资信贷结构性问题突出、实业经营困难、社会资金“脱实入虚”等问题作出正确研判的基础上,对金融业经营发展目标和方向提出的新要求。

  从保险业情况看,随着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作为期限长、规模大、来源持续稳定的资金,在经济金融运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保险资金累计规模快速增大,资金实力不断增强,保险业紧贴国家战略、民生建设和行业需要,发挥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市场的高度重视和认同。

  解决金融“脱实向虚”问题刻不容缓

  近两年来,受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实体经济回报率走低和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等因素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运行不协调逐步显现。2014年7月,政府首次提到金融“脱实向虚”问题,提出要促进金融“脱虚向实”、信贷资金归位。金融“脱实向虚”导致两种不良结果出现:一种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或是进行套利活动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或是流转链条拉长,虽然最终可能还是进入实体经济,但是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另一种是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配置错位,主要表现是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而没有流入制造业,推动了资产泡沫加剧,对实体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从宏观层面看,金融“脱实向虚”主要表现为“三个背离”:金融增长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背离、货币与经济运行背离、金融资产收益与实体经济利润背离。随着国家提出并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采取一系列振兴实体经济的综合有效措施,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差异增长有了一定的缓解。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自2015年末至今持续小幅增长,金融“脱实向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金融“脱实向虚”,既有金融市场建设及发展不健全、低利率和资产荒加剧等原因,也有制造业特别是传统产业面临较多困难、对金融吸引力下降等原因。从金融理论看,通常认为,金融和实体经济走向分离,是因为金融的价格依靠信用来支撑,不存在边际产出递减倾向,而实体经济则由于不具有金融这些特征而容易陷入增长困境。这种增长的剪刀差加快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的速度。当前存在的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属于金融发展过度分离,即由于金融业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过度发展而逐步脱离于实体经济导致的分离,其内在矛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发展速度越快,其自身所要求的交易方式越灵活、周期就越短,这是实体经济所不具备的;二是金融的逐利本质使得过于发达的金融业可以将力量延伸至经济领域的每个角落,并选择回报率高者合作,而实体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的出清、技术的成熟表现为边际报酬递减,因而与金融逐利的本质要求相悖;三是金融过于发达,所经营的产品充满了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所要求的收益需要与承担的风险匹配,而实体经济发展较为平稳,并可能出现下行波动,这与金融的本质要求也存在背离。为此,要促进金融“脱虚向实”,需要从金融、实业两方面采取措施,促进金融与实业的和谐运行和有机融合,形成良性循环共生共荣的关系。

  保险业始终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国内外实践证明,保险资金作为期限长、规模大、来源持续稳定的资金,在经济金融运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成为最主要的长期资金提供者。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55%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于保险资金;日本主要经济行业的贷款有30%由保险资金提供。在我国,近些年来,随着保险资金累计规模的快速增大,保险业紧贴国家战略、民生建设和行业需要,发挥长资金、大资金、稳资金的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市场的高度重视。保险资金养老金是金融市场主要的长期资金持有者和供给者,我国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过14万亿元,其中八成以上为寿险资金,平均期限超过10年,总量近12万亿元。各类养老金合计规模7.5万亿元,其中可投资规模在4万亿元左右。可以说,保险资金是中国金融市场长期资金的最大持有者和提供者。

  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实体经济、民生建设为己任,在政策制度制定、市场发展引导、实践业务操作、行业规划目标等方面,持续保持着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和相互促进。从保险业务端看,2016年保费收入达到3.1万亿元,2017年预计保费收入达到3.5万亿元,行业发展势头较好。保险业服务大局能力显著提升,2016年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2373万亿元,是GDP的32倍。大病保险全面推开,巨灾保险实现突破,农业保险持续拓展,商业税优健康保险正式启动,商业税延养老保险即将试点,全方位扶贫保障体系初步建成。2017年上半年,农业保险为1.16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17万亿元,同比增长l4.3%;支付赔款100.9亿元,同比增长37.9%;1083万户次贫困户和受灾农户受益,增长43.7%。责任保险为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密切关系公众利益领域提供风险保障9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5%。保险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减震器和推动器,为经济运行、民生保障、市场增长、社会稳定提供重要安全屏障和助力支持,发挥着风险补偿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功能。

  从保险资金运用看,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通过银行存款转化为银行贷款对实体经济间接融资,截至2017年8月底,保险机构在银行存款超过1.96万亿元,其中多为长期协议存款和定期存款,成为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重要资金来源;二是通过购买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对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截至2017年8月底,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合计超过6.92万亿元;三是通过股权、债权、基金等方式对实体经济项目融资,截至2017年6月底,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产业基金、信托计划、私募基金等方式投资实体经济超过4万亿元。特别是保险资金在支持国家战略实施上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17年8月底,仅从项目融资看,投资“一带一路”7414亿元,投资绿色金融6054亿元,投资长江经济带2646亿元,投资棚户区改造1241亿元,投资京津冀协同发展1184亿元,投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300亿元。保险资金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成为价值的发现者、引领者和创造者,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充分发挥险资的积极作用

  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提出,金融业发展要“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战略部署和要求,2017年5月4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促进保险业持续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文件中提出很多创新性举措,在投资范围方面,提出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医疗、养老和健康产业投资,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等方式兴办养老社区,增加社会养老资源供给,促进保险业和养老产业共同发展;在投资方式方面,提出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起设立债转股实施机构、专项债转股基金和产能并购重组基金,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和不良资产处置等特殊机会投资业务;在投资领域方面,鼓励保险资金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区域发展、城市群建设、军民融合、
《中国制造2025》等,支持保险资金积极参与PPP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在投资政策方面,提出支持性配套措施,适度放宽相关投资条件和标准,适度放宽信用增信要求和担保主体范围,扩大免增信融资主体数量等。同时,保监会还下发了《关于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支持保险资金创新运用方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保险资金要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将处于新常态,深化改革、加快创新、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产业升级是主旋律,保险资金要善于抢抓机遇,搭上国家改革创新发展的顺风车,积极参与,乘势而上,在诸如“一带一路”、城镇化、战略新兴产业、区域发展等战略实施中实现服务国家发展、体现自身价值和行业价值的目标。2016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规模突破3万亿元,资产规模突破15万亿元;2017年,预计保费规模达到3.5万亿~3.7万亿元,资产规模达到17万亿~18万亿元。到2020年,保费收入规模有望达到5万亿元,资产规模达到30万亿元。2017~2020年,预计新增可运用保险资金累计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庞大的资金规模需要得到有效配置,才能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维护好广大投保人的利益,才能对实体经济和民生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方式尽快将文件精神落地,是保险业当前的重要任务。为此,保险资产管理业要在“紧贴国家战略需要,紧贴实体经济需要,紧贴行业发展需要”,
“坚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的理念,坚守风控至上、安全第一的准则,坚守市场导向、有效供给的主旨”的前提下,采取五方面有效措施。一是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深刻体会文件主旨内涵,从中发现和获取更多新的投资机会,并做好实践操作的准备;二是加快业务创新力度,文件中提出的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债转股、不良资产处置等业务对保险资金而言仍属于较新的领域,需要精心设计,稳妥规划,建立专业团队,健全制度规则,升级管理系统,强化风控措施,要开拓思路,在主体建设、产品开发、交易结构、风控安排、技术系统等方面积极开展创新;三是注重风险控制,新领域隐含新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市场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要高度重视风险措施安排,维护保险资金安全稳健运行;四是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化原则,保险资金是负债资金,是对投保人的负债,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无论是传统投资还是项目融资,都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坚持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确保保险资产保值增值,力求实现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双丰收;五是制定出台实施细则,文件提出的许多创新性投资措施都处在原则性和概念性层面,在实际运行中,缺乏必要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和市场主体要深入开展研究,密切沟通合作。

  在实务操作中,要从两个维度继续强化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一要继续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核心功能,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要坚持“保险姓保”的根本要求,大力发展农险、巨灾险、企财险等险种,发挥损失补偿功能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发展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校园安全、地震巨灾等领域的责任保险,创新公共服务,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健全以科技保险、保证保险、专利保险等为重点的创新支持体系,为创新提供更为全面的风险保障。同时,要大力发展长期寿险、意外险、健康险等能够平滑居民生命各阶段支出的人身保险险种,减轻社会公众意外事故和疾病带来的财务负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优化社会治理的作用;继续推动保险业在大病、健康、养老等领域深耕细作,为社会公众改善民生质量、做实风险保障、提高生活品质提供优质服务。

  综合上述,保险业坚持脱虚向实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体系投融资效率;积极参与医疗、养老、健康等产业投资,探索投资长期护理和老年用品领域,提高社会公众健康养老水平。想知道更多保险知识,请关注米保险。

我们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保险上的任何疑问,请进入微信搜索顾问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家庭财产保险的基本险分类

家庭意外险包括哪些

家庭意外保险哪种好?如何判断?

上一篇:最全女性投保指南,女性健康投保指南

下一篇:购买保险时,应该注意什么?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排行榜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姓名

手机号

该号码能添加到您微信吗?
(注:需要客服添加您微信发放奖品)

验证码



微信号:

点击复制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

成功复制微信号

前往微信搜索添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