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费率产品全面放开?中国费改会失败吗?
车险费改一个重大的难题,我国面临费改,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次费改失败,我国的车险是否再无出头之日,接下来就让小编来给你分析一下。
车险价格全面放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01年开始的第一次车险费改就是由保险公司自主定价。而全面放开费率的背景是当时市场费用竞争已进入白热化。
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表面上,改革失败的核心问题是保险公司的非理性,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大的业务规模导致的恶性价格竞争。实际上,保险公司刚刚开始感到改革的痛,就被政府出手“救市”了。
回到我们讨论的话题:这一轮车险改革是否会重蹈失败的覆辙?
我们发现经过了上一轮市场洗礼,除了个别保险公司,大部分保险公司和2009后的新进主体并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
过去十几年,中国汽车消费高速增长,在长时间的车险价格管制和保护的下,整个市场蛋糕迅速变大,活在舒适区(相对)的财险公司自身创新、改革的动力缺乏,而当汽车产销量迅速回落,对市场盲目乐观的惯性并未消退,市场竞争压力陡增,费用率水涨船高。
新一轮商业车险费改,保险公司预期未来车均保费出现下降,而出险率大幅下降,对未来的焦虑混合着当下的乐观,使得恶性费用竞争迅速升级,即便监管重拳出击,多地恶性竞争并未改观。
恶性竞争的根源仍然是对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执着追求。所有保险公司都很害怕保费负增长,当公司陷入显性亏损,则“被迫”挤出垃圾业务,不得不承受规模下降。
互联网是未来车险费率放开的又一变量。
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车联网等科技的进步使保险公司识别风险,创新产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如果费率定价放开,UBI车险、二手车保险、新能源车保险等创新产品似乎将迎来曙光,但关键的关键是,保险公司经营的核心目标是规模、利润、现金流、服务还是用户。
放眼国内保险企业,把目标定位在用户和服务上的机构凤毛麟角(大多有此理念的是基层机构或基层工作人员),规模、利润双核心的价值观恐怕难以改观,所以保险公司更加迫切引入那些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保险科技,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互联网流量巨头介入车险被174号文一顿痛打,费率放开利好互联网平台ToC,但互联网平台经营车险是基于理性么?在我们看来,大型互联网流量平台的“变现”需求更为迫切,着眼点同样放在规模和变现收入上,用户和服务同样无人关心。
也许,中国的保险市场真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用户和服务为核心只是奢望,数十家财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和众多互联网巨头和三方平台共同参下,车险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无论是谁,只要经营车险的主体不尊重保险的客观规律,不重视用户和服务,一定还会重蹈覆辙,而且这次倒下了,可能再没机会再站起来,这与公司大小无关。
然而,市场竞争不是道德问题,应该理性经营、重视服务和用户的说教已经够多了,起作用么?解铃还须系铃人,市场造成的问题也只能靠市场解决。
所以,所有我们目前遇到的貌似非正常的现象其实都是“正常”的!车险改革成败的关键不是“恶性竞争”和“车险行业亏损”,成败与否的关键是能否扛过非理性竞争到达极限后的“疼痛期”。
无论是费率还是产品改革的政策释放都是循序渐进的“怀胎”过程,不经历痛彻心扉的分娩就永远无法迎来新的生命。作为“父母”的行业监管者和改革的顶层设计者,如果这个时候叫停,只会再次让这个怀胎十余年的婴儿胎死腹中!
以上就是小编对我国车险费改未来的分析,希望我国不要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学习他国的政策,从而真正将我国的车险政策落实,解决民生的基本问题,还有其它车险费改的咨询想要了解的话,就来加我好友吧。
我们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保险上的任何疑问,请进入微信搜索顾问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相关阅读:
下一篇:购买保险时,应该注意什么?

18-60岁可投保,保障全面,交通意外额外赔
1、意外身故/伤残:身故赔付100%基本保额,伤残按不同伤残等级,赔付10%-100%基本保额 2、意外医疗:社保内费用,100元免赔,80%报销 3、意外住院津贴:无免赔天数,最高150元/天,最高赔付180天 4、特定交通意外身故/伤残:航空、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意外身故/伤残,额外赔付30-50万 5、猝死保障:最高赔付25万元
意外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