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来袭,对于养老,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作者:张志丰  2018-10-14 17:54:25  6834  0

  作者个人微信:mbb1470

  老龄化社会,这个不需要小编和大家多说了。但小编想问大家的是:老龄化社会来袭,对于养老,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的,现在这个社会,我们还需要为养老发愁吗?是的,尽管我们都买了养老保险,我们也一样需要为养老发愁的。

  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该指标的不断上升意味着用来供养老人的资金缺口变大,那应对供养父母、未来自己养老,你做了哪些准备?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1. 养老金养老

  我们每个月的工资中,个人交8%存入养老金个人账户(有存储利息),企业交19%归入统筹账户。其中,个人账户余额不断累积,在退休后按月发放;统筹账户用于供养当前老人。

  也就是说,现在供养老人的钱,是由当前工作中的年轻人出的,那想让老人有体面、充足的养老金,就需要满足下列条件中至少一条:

  1. 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年轻人赚的更多,那归入统筹账户里的钱也就更多了;

  2. 通胀是温和的,养老金上涨的幅度和通胀率持平,那养老金的购买力不会被稀释;

  3. 年轻人口增长,即使工资不涨,但统筹账户总额依然上涨。

  但目前,经济L型还要走些时日,经济结构化转型进行中,增速放缓;除美国加息,各国央行还处于货币宽松状态,通胀不可避免;人口抚养比上升,在职劳动人口数量下降,相当于上述三条无一满足。可想而知,养老金统筹账户面临何等挑战。

  由上可见,纯靠养老金,会被通胀、重疾、生活费剥削。而养老并不是一个即兴的行为,完全可以在20-30年前就种下多元化配置的种子,未雨绸缪。

  2. 税延型养老

  同样可以在工资上做养老文章的,还有税延型养老

  简单说,就是工资在税前拿点出来去买养老保险,买完后收入再计税,退休领养老金时再一次性计所得税,目前在部分城市如上海试点。

  费用按每个月工资提6%,最高不超过1000元。收益分三档,按收益率与风险匹配,从保底收益(3.5%)——保底2.5%+浮动收益——纯浮动收益。

  说到底,这还是一种强制限额储蓄,给你三档收益选,匹配对应风险度,只是额外附带了抵扣所得税的功能,一切还是来自于你的工资收入。

  在工资转为养老金之外,还有其他途径筹备养老,如下。

  3. 杠杆式养老

  传统的笨办法养老,就是储蓄100万应对100万风险,储蓄50万应对50万风险,如果储蓄了50万,风险100万,那只能解决到50万,后50万要不靠借钱、卖房,要不就索性不解决了。

  随着金融意识加强,同时商业保险良性迭代发展,明显有保险这种金融工具来杠杆养老。

  比如面对一个50万的风险,让你每年交1万,最多交30年,第一年的杠杆就是50倍,第二年就是25倍,即使到了第30年也有1.67倍。这里的杠杆指的是保障杠杆,比如第一年,出1万,发生风险可以得到50万的保障,即50倍保障杠杆。

  杠杆式养老,就是在年轻时,用杠杆配置保障,对冲重疾、身故、意外等风险,防止这些风险把储蓄、资产打穿。同时,配置好保障,也是对未来子女的一种负责。

  在绵长的人生路上,始终保持现金流充足,不惧风险。这是超出工资外的养老计划,用工资加杠杆叠加养老,在退休前始终留有足够养老的后手资金。养老,绝不是55岁、60岁退休才开始的,而是在最有生产力时,就要有准备。通过多元化配置,才能躲过风风雨雨,在退休后留足子弹。

  4. 卖房子养老

  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配置保险,老来每一刻都暴露在风险敞口中,只能出下策,以房养老。关于前阵子又火起来的以房养老,这是官方介绍:

  “以房养老”推向全国,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按照测算,假如老夫妇有价值100万的一套房产,把房子倒按揭给银行,房子产权归银行,每个月只能领2514元,60岁开始抵押,86岁累积拿到78万左右,连100万的本还没回。但凡明白事理、脑筋正常的,都会一笑置之,这绝不是以房养老的正确用法。

  所谓养老,就需要现金流,你住在房子里是不会产生现金流的,而以房养老的核心就在于房屋租售比,即售价/租价。

老龄化社会来袭,对于养老,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假设老夫妇拥有的那套房产,房屋租售比为500倍,即售价100万,租金2000/月,60岁卖了房产,活到80岁需要租金共计48万(2000*12*20),余52万现金流养老,用来应对疾病、日常生活,这才是以房养老。

  如果再搭配养老金,利用房屋租售比卖房养老,效果其实不差。但卖房养老,一般是“伦理绝境”下的选择,这意味着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无储蓄,且养老金不足以支撑开支,并不是件体面的事。

  5. 年金险养老

  上述四节从国家退休养老金、税延养老险、保险杠杆、卖房卖资产,这四个角度去考量了养老准备。

  而当你的家庭储蓄有30-50万,保险保障也已经基本到位,也没有很好的投资标的,又想给养老做点准备,可以考虑年金险。

  年金险相当于强制储蓄,把现在的一笔钱保存移动到未来,以生存为条件每年发放,活得越久拿的越多,本质上和养老金一样,但可以随时退保取现金价值,且该值是不断上升的。

  下面举个例子,比如你今年30岁,男,手头有30万,趸交(一次付)30万买了某年金险,选择60岁开始领取养老钱,利益演示表如下:

  上图中,趸交30万买年金险,时间轴从31岁-60岁。现金价值即退保后所得,可以理解为投资收益。为什么说年金险是强制储蓄,可以看到前7年现金价值<保费30万,即前7年退保是亏本的,逼迫你不得不等7年。

  注意,年金险并不是一个理财工具,它是类养老金的一种保险产品,起到三个作用:强制储蓄、相对保值、年金养老。可以看到,从30岁开始算,20年后即50岁时,当初30万的投入翻倍到621000。

  即假如30岁趸交30万,到了50岁突发重疾,需要大笔钱来治疗,可以退保取现621000,同时早年买的重疾险还能赔付50万的保额,相当于通过重疾险+年金险的组合形成了100万+的保障。

  继续看:

  上图中可以看到,61岁后,每年可以拿到39600(折合到月3300)的养老年金,活多久拿多久,而去世后,拿最右列的身故保险金。国家养老金是身故后停止发放,而年金险在身故后还能给付身故保险金,多了一道寿险责任。

  关于年金险,将在下篇文章中更详细的阐述。再次强调一点,年金险并不是个理财产品,它只是一个抵御通胀转移资金的保险工具,它的给付、收益都是写进合同里强制给付的,安全性比匹凸匹好了太多。

  强制储蓄的意义,是为了抵御消费主义。消费主义,让年轻人更倾向于消费来得到虚妄的满足。那在手头有结余时,强制锁定这笔钱,以一个年3.5%-4%左右的利率锁在一个产品里,中途随时可以退保取现,60岁后可以固定领取年金,身故后还有保险金赔付,就显得弥足珍贵。

  可以说,这才是标准的用保险来准备养老。

  6. 僧面与佛面

  不看僧面看佛面,一边是物质,一边是精神。

  纯从冰冷的经济视角,一个净现金流为负的老人,对子女的家庭就是负担。

  从伦理精神视角,一个折腾、挑剔的老人,对子女的精神生活就是负担。

  现在的老人,或未来老去的我们,至少得抓住上述的一头。

  要么,你退休金或资产组合每月带来净现金流超过1万,自己生活费不超过2千,结余8000+的净现金流,那对于子女来说就是个“香饽饽”,脾气差点也能让人接受。

  要么,你是个安静、照顾场面、体贴子女的老人,从情感一头给后辈温暖,哪怕没有净现金流也是父慈子孝,子女甘愿花时间精力资本来供养。

  如果你僧面、佛面一头不占,那纯粹用孝道、传统、伦理来苛求子女,如何能和睦呢?所以现在的老人,或未来老去的我们,都要给自己做好养老准备,准备充分的现金流和后手,再归宿到情感、亲情的链接上。

  7. 麻烦但重要

  麻烦的事,往往重要,且有价值,养老就算一种。

  通过全篇梳理,可选的养老准备大致是:

  1. 老实缴满15年社保,获得养老金领取资格,努力提高工资收入。

  2. 税延养老保险可选,抵扣所得税,每月存个600-1000,也能累积20-28万,选保底3.5%那档收益,滚动30年,也不错。

  3. 活用杠杆,用保险产品对冲重疾、意外、身故风险,始终保持资产、现金流健康。

  4. 保底一套房产养老,租售比一般都大于500倍,卖了租房,供养20-30年房租外,还结余几十万应付养老,足矣。

  5. 年金险补充养老,强制储蓄一笔闲钱,随时可退保取现(有增值),退休后每年领取年金,身故有保险金赔付,一举多得。

  从资本、资产、现金角度看,养老本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任何超过5%以上收益率的投资标的都不值得过分追逐的,多元化配置自己的养老资本,才能把中心放在天伦之乐上。

  是吧,大家看完都知道老龄化社会来袭,对于养老,要做的准备工作并不少吧?好了,既然大家都知道对于养老要做这么多事了,那就别犹豫了,赶紧行动起来吧。更多个人养老保险,请咨询米保险。

我们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保险上的任何疑问,请进入微信搜索顾问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

养老保险提取比例是多少

公积金养老保险提取条件是什么

离职养老保险提取条件有哪些,可以取出来吗?

上一篇:最全女性投保指南,女性健康投保指南

下一篇:购买保险时,应该注意什么?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排行榜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姓名

手机号

该号码能添加到您微信吗?
(注:需要客服添加您微信发放奖品)

验证码



微信号:

点击复制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

成功复制微信号

前往微信搜索添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