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领取条件及标准是什么?附计算方式!
怀孕生产是人生大事,需要修养一段时间。对于职场妈妈而言,这段时间不能工作,所以国家补贴了生育津贴。但很多准妈妈对于生育津贴的领取规则一头雾水,那津贴就跟准妈妈们详细说说领取条件和标准,避免错过申领黄金期。
生育津贴领取条件及标准是什么
1、领取条件
大部分地区要求职工在生育前连续缴纳生育保险满一定期限,常见的为连续缴纳满6个月或12个月,具体时长因地区而异。同时生育当月及之前需连续缴纳生育保险,且生育期间不能中断参保。用人单位必须已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且职工本人在生育保险费用缴纳期间处于在职状态。
对于准妈妈而言,生育行为需严格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计划生育规定,包括合法结婚、生育数量、生育间隔等要求,超生情况无法领取生育津贴。生产时需在按规定设置产科、妇科的医疗机构进行分娩、流产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申请人需准备身份证明、结婚证、生育证明(如出生医学证明)、医院出具的出院小结等材料,部分地区可能还要求提供社保卡、银行卡复印件等。
2、发放标准
(1)生育津贴计算基数
单位平均工资:多数地区以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
个人工资:部分地区按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
(2)计算公式
通用公式:生育津贴=基数÷30×产假天数。
产假天数差异:正常分娩、剖宫产、多胞胎、流产等情形对应的产假天数不同。
(3)发放原则
就高不就低: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生育休假期间应享受的个人工资标准,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若高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全额发放。
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生育津贴标准通常较高。
需要连续交满一定年限,且属于在职状态,生育行为需是合规的情况下才可以领取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以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作为基数,然后除以30,乘以产假天数。如果生育津贴低于个人工资标准,需要用人单位补足。
推荐阅读:
上一篇:购买保险时,应该注意什么?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